又是一年总结的时候!
2011年对于广州楼市来说,是悲摧的一年。由于限购政策的影响,市场低迷、房价下跌、成交量下跌、土地流拍、消费者观望、商用物业借势爆发……一个政策,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“限”开启广州楼市下行通道之门
一个“限”字,为广州楼市乃至全国楼市带来了无尽的坎坷。“限”所产生的效应,不仅仅是限购、限价,更是让开发商“限速”发展,让市场“限量”放大。
从2011年1月26日出台了被称为“限购令”的“新国八条”开始,就已经等于宣告了楼市在这一年的坎坷命运。2月广州细则的出台,宣布除增城、从化两市以外,其他十区一律限购。而后,广州房价连续两周下降,开启了楼市的下行通道之门。
虽然从上半年的是市场表现来看,“限购令”似乎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太大的杀伤力,房价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大幅下跌,一度让消费者对此产生质疑,认为其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但到了十一黄金周过后,“限”字的杀伤力逐步显现出来:大部分楼盘在此后的两三个月时间里门可罗雀,成交惨淡。部分开发商为了年底的业绩和资金回笼,纷纷推出了打折、降价促销的措施,以吸引买家。至此,广州房价终于出现了明显的下跌。
同时,“限”字也引发了市场一系列的“异常”连锁反应:商铺、写字楼等商用物业大兴其道,吸引大批投资客“转场”;以往“商改住”的做法不再吃香,市场流行起“住改商”,不少项目纷纷打出了“不限购、不限贷”的噱头,来吸引客户;为获得一个购房资格,“假离婚”、买“纳税证明”、买“社保证明”等手法纷纷浮现;甚至有购房者先交钱买房,而不去备案,以搏限购结束之日……可以说,一个“限”字,带给了市场无限的浮想。但始终,还是过不了“限”。
可以说,政府全面推行限购、限贷,甚至限价、限外政策,目的就是为了平抑已持续多年高速上涨的房价,在2011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一“限”字政策,在把投资型和投机型买家驱逐出场的同时,也误伤了一批改善型的购房需求者。因此,曾有专家建议,能否把目前所推行的“四限”改为“限利”(开发商利润)、“限炒”(以递增税收方式加大炒房成本)、“限闲”(以物业税限制闲置物业)这“三限”,来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?
然而,从2011年底传来的消息看,2012年,传统的“限”字政策并不会得到松动,依然将是未来市场的政策主调。
来源:信息时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