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骅:要给国内产业链时间去补FDD的课
发展4G,从推动产业的角度来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在中国市场可以首先发展TD-LTE,需要使用FDD频谱的时候再将其引入。这样,就能给国内的企业一段时间去补FDD的课。
TD-LTE网络建设启动
规模效应将会降低网络覆盖成本,同时给终端和业务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记者:TD-LTE在今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中国移动正式开始大规模集中采购,计划今年年底之前实现100个城市的覆盖。中国移动启动TD-LTE的建设,对TD-LTE产业链的发展有什么作用?
杨骅:中国移动启动TD-LTE的网络建设,对于整个产业发展,乃至全球TD-LTE的市场发展,都有非常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。任何一个技术标准,它要想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应用,一定要在一个较大的市场里面率先应用起来。第一,摸索经验;第二,给产业链提供发展空间;第三,带来一种示范效应,让更多地区来学习它的成功经验,建自己的网络。所以中国移动TD-LTE网络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。
从对制造业的影响来讲,中国移动这次招标达到20万个基站,规模全球罕见,对于目前商用起步晚于FDD的TD-LTE来说,是个极大的利好。尤其在北美,FDD发展得比较早,全球十几万基站规模的市场大大带动了系统设备制造商的发展,使得他们在网络的优化和本身设备性能的提升方面,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。
作为TD-LTE来说,虽然国际上也有了一些实验网,但是整体规模都比较小,因为TDD技术是由中国来推动的,所以大家都在观望中国会怎样发展。中国移动20万个基站的招标,带动了市场。有了这个订单,企业就有了资金来源,可以进一步加大投入,产业链发展将快速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。
中国移动建网的规模效应将会降低网络覆盖成本,小国家、小地区的小规模网络也可以享受到中国移动大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,便于他们发展自身网络。同时,如此规模给终端和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,让终端厂商敢于大胆投入TD-LTE终端产品的研发。终端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,要求资金周转非常快,如果不能通过大规模的市场取得回报的话,很难支撑其后续发展。
对业务开发商来说,3G业务固然可以在4G网络上运行,但是3G业务远远不能填满4G的网络容量。因此需要业务开发商充分发挥想象,去创造出更多的、能够在4G这么大带宽的情况下给客户带来体验的业务。所以说,对于应用的开发也是极大的促进。
记者:除了中国移动以外,在海外也有些运营商对TD-LTE很感兴趣。他们主要用什么方式来建设自己的TD-LTE网络?是独立组网,还是TD-LTE和FDD混合组网?
杨骅:对于海外运营商来说,通常有三种情况。一种是新兴运营商,其进入市场要跟传统的运营商竞争。传统运营商从FDD发展过来,通常首先选用FDD。新兴运营商和传统运营商竞争会处在弱势地位,所以他希望有差异化的东西,自然会选择TD-LTE。
比如说软银现在要进入移动通信领域,所以其选择TD-LTE来进行发展。
第二类运营商就是WIMAX运营商。WIMAX在全球一度发展了很多运营商,但是产业链没有很好的支撑,所以未来发展面临很大的问题。而其恰恰又是TDD的频谱,所以这部分运营商都转向TD-LTE,通过TD-LTE来升级网络,提供4G的服务。
第三类就是传统运营商。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爆发以后,人们对于数据业务的需求是看不到上限的,大家也都清楚地认识到,用单一的技术、单一的频段来保障整个市场的需求是困难的,所以大家都希望用FDD和TDD相互补充的方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。大量传统运营商都通过拍卖拿到了TDD频段,用TDD来弥补热点地区大流量数据业务需求的缺口。
比如瑞典、丹麦等地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TDD和FDD融合组网的网络服务,通过双模网络提供4G服务。
国内企业需迎头赶上
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链起步晚,在很多环节上比较薄弱,从TDD向FDD跨越要难得多。
记者:TD-LTE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态势,商用大规模启动。中国TD-LTE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能否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取得好的成绩?
杨骅:因为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链起步晚,因此在很多环节上比较薄弱。比如在芯片、仪表、终端等方面,相对欧美企业都还处在弱势。目前国内芯片和仪表企业完全是从TD-SCDMA开始起步,仅在TD-SCDMA上有些积累。到了4G时代,大家都强调多模化发展。在这种情况下,传统的FDD芯片和仪表厂商向TDD跨越非常容易,但是国内企业由于积累不足,从TDD向FDD跨越要难得多。
发展4G,从推动产业的角度来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比如在中国市场可以首先发展TD-LTE来满足用户的需求,当发展到一定程度、需要使用FDD频谱的时候,再引入FDD。这样一来,就能给国内企业一段时间去补FDD的课,来提升其产品中的FDD功能。两三年以后,在需要使用FDD频谱的时候,国内企业就具备了同时提供FDD和TDD服务的能力,它们也将能够和国外企业共同为这个市场作出贡献。
但如果这个周期比较短,TD-LTE和FDD LTE同时发展的局面出现得比较早,国内产业的提升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,海外企业就会取得先机,可能会更多地占领市场,这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。
记者:在中国移动第一次终端招标中,有两个国外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,国内企业的份额并不理想。要想改变这种局面,我们应该怎么做?
杨骅:从市场规划的角度来说,做TD-LTE市场规划的时候,首先就应该保证国内企业能够跟海外企业有同等的竞争条件。
同时,在终端的发展过程中,尽可能采用循序渐进或者多种方式并举的发展模式。比如5模13频手机可以在短期内作为高端产品,因为它设计很复杂,成本很高,价格自然比较高,用户群也会比较少。
同时,可以把3模、4模的手机作为普及型的产品,因为大量的客户更多地关注产品价格。这样一来,国内企业就能有更多的空间来参与竞争,锤炼自己。
当国内企业通过3模市场得到一定的锻炼,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之后,最终也会做到5模。若干年以后,可能整个市场都是5模产品,其成本也会下降,5模产品自然而然也就普及了。
所以对于国内的TD-LTE产业链来说,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
记者:国内的终端芯片企业正在向5模13频的方向努力,如果想要达到跟国外先进芯片企业同等的产品表现力,应当如何改善?
杨骅:一方面,从市场的角度来说,不要一刀切,不要用一个模式来做。这样的话,就可以在国内企业的5模产品还不成熟的时候,有一个3模的发展空间。
另一方面,从产业化开发的角度来说,要多为国内企业提供开发验证的环境,帮助他们加速FDD功能的开发和提升。这样在两三年以后,国内企业的多模技术就有可能达到跟国外巨头相当的水平。
来源:电子信息产业网